查看原文
其他

【圆桌讨论】保险科技创新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导语:12月19日,2020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暨第七届普惠金融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保险科技创新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圆桌讨论环节,嘉宾围绕如何通过新技术,创新研发高质量的保险产品,如何打造数字化与无缝化服务体验,如何借力保险科技赋能保险营销,实现全渠道获客与数字化突围等议题展开讨论。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副秘书长王冠主持,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原法律总监杨帆、安心财产保险原总助兼首席信息官黄坤、爱保科技CEO刘伟、财富引擎科技副总裁戴龙光参与讨论。



以下为详细对话内容:

王冠:大家好,我是今天下午圆桌主持人王冠,也是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的副秘书长。非常荣幸下午能够受到刘勇院长的邀请来主持这一场保险科技,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这场圆桌对话。众所周知,现在保险科技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程度迥异,但是保险科技仍然迎来了它的春天。我们从之前几位嘉宾的发言能够看到以下四个方向是科技对保险业带来的主要变化。


第一个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第二个打造了去中心化的网络直销平台。另外在敏捷创新方面,保险通过运用数据化还有流量私域化加强与用户互动,来进行保险行业的产品创新还有服务创新。第四个变化是产业链数字化,传统保险服务链已经开始实现数字化,包括移动勘察、自助理赔,从单一产品转型到产品加服务,实现了客户体验的升级。


接下来有请各位嘉宾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所在平台在做的保险科技的创新实践,因为刚才小晴已经介绍了各位背景,我们就不多介绍。

杨帆:公司平台没有更多介绍了,中国人寿,全球最大的上市保险公司,我本人是原来的法律总监,但我的发言不代表中国人寿。金融工作几十年银行、证券、保险、监管从基层到顶层,业务流程比较熟悉。而且管了30多年的IT,所以IT都比较熟悉,个人特点是,特别擅长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投融资模式创新,包括把三个创新贯通联系起来,是我最大的特点,谢谢!


王冠:非常感谢杨帆总这么精炼的介绍,接下来有请黄坤总。


黄坤:我也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技术背景,也在电信集团做了十几年的技术。2015年到安心保险做了差不多三年业务,后来分管安心信息技术这块。我们在这几年之内完成几个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个是完成传统化向系统化的演进,第二个完成全面上云的改造。第三个,我们也在数据向保险的核保核赔方面的应用做了很多的尝试。前段时间我刚好从安心离职,未来我也打算做跟保险科技相关的事情,应该有很多机会跟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王冠:好的,谢谢黄坤总,下面请爱保科技的CEO刘伟总介绍。

刘伟:谢谢大家,我是爱保科技的总经理刘伟,爱保科技是一家合资公司,股东有中国人保、易车、58集团,还有美国一家做汽车数据及科技的公司。

我们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什么呢?就是想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在技术创新过程当中把最有效的技术整合到我们整个保险产业链当中去,以提升整个保险行业运行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因为我自己是保险背景出生,对技术略懂一点,但不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我希望公司能够把保险基因和技术基因做很好的结合,能够把最好的技术连接到保险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基于此,所以我们有个愿景,希望做全球最懂保险的科技公司。以上是简单的介绍。

谢谢大家。

     

王冠:谢谢刘伟总,接下来请财富引擎科技副总裁戴龙光先生介绍一下情况。


戴龙光:我是财富引擎的戴龙光,代表林常乐发言。我们聚焦的领域是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特别是资产负债管理。目前,我们的客户也包括像太平人寿,包括国内顶尖的保险公司,我们发现在中国的财富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这个市场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不同的持牌金融机构的优势是不一样的。拿保险公司为例,它在负债端有清算这方面的人才,在资产端之前还是靠大数法则等工具去做拍脑袋式的决策,或者比较早期的一个阶段,这个市场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科技赋能,目前我们也聚焦在资产负债管理这个领域去赋能保险机构。


王冠:接下来将正式进入到问答环节,因为黄坤总曾经在安心财险负责,想请问黄坤总如何打造无缝化的体验?


黄坤:我今天用比较简短的汇报把这个事情讲清楚,我先讲第一个,怎么样用技术把这个产品设计层面,包括我们曾经提的三个面向,我们不是作为一个口号。安心无论是保险科技也好,金融科技也好,我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第一,作为一家保险公司,首先是我的系统,我的IT。第一个要面临客户,跟我们这个题目特别契合,怎么更好的服务客户。第二,面临业务,我是一家金融公司,我的业务不能乱设计,我开发任何流程要根据银保监会、各地协会、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来开发,这是跟互联网公司完全不一样的。第三点,面向未来,面向云计算这个领域,保险公司、金融公司怎么设计,毫无疑问,我们要拥抱网络。我们当时提出来的初心跟我们这个主题很吻合。


下面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从科技怎么样应用于我们保险产品的设计?

第一点,我先以财险公司来讲,我们的数据来源还是很有限的,做各相关产品设计的时候,其实我们能参考的数据是极其有限的,如果能更好的应用好大数据,包括各个方面的数据源,能为我们产品设计带来极好的基础设施;第二点,前几位嘉宾也都讲到了很多观点跟我们极其类似,互联网金融的好,我们让客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也不至于这个产品设计高高在上,有一些现在很好的产品,它的参与感很强;第三点,很多产品在快速迭代方面是很好的,我可能第一款产品上线之后没关系,如果有些瑕疵我可以很快的进行迭代,让客户更加能看的懂白;第四点,我们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开发,这和传统的产品开发是不相像的,传统产品开发周期是很长的,你想做定制化是非常难的,用新的技术手段做定制化产品是可能的;第五点,更是改变产品研发和推介的模式,新的技术应用尤其目前自动化对接,我们原来对接的模式从两个月一个月改为自动化对接,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最后一点,我想强调新的产品用新的技术方式,我们能够构建一个生态,这个生态有利于整个保险与客户进行互动,改变我们是低频的变成高频的,比如说我们开放的健康险,我们只是卖一个产品,我们搭建完整的健康险全生命周期管理,我的车险不能只卖一个车险,我要把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我要管理起来,这是跟我们产品紧密配合的,这是我想谈的这几点。

第二个问题,客户服务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改变原来的重销售不重服务的理念。保险是特别明显的,我们既是一家金融属性的,更多的我们是服务属性的,也可以讲我们是双重属性的,除了是一家金融机构,我们还是一家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在这块各个方面要关注客户体验,我想第一个方面刚才讲的产品设计尤其要关注客户体验,让大家能看的懂,看的明白,购买的方便,理赔的方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在我们获取客户的时候,我们要改变原来很多的战术,比如人海战术,比如说电话不断的打的战术,我们要对客户更加友好,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在核保方式上我们更注重技术手段来获取一些行业跟方方面面的信息,让客户在核保领域更加友好。这里面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很多车险很多还是自动核保,客户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出单。我们能不能用技术的方式把这块做的更友好一些?这是管理可以做到的。


第四,在匹配这个角度,理赔重点以健康险来讲,这个跟客户服务直接相关的,我们在健康险领域的时候,我们提供一些提前的垫款,提供一些更友好快速的服务,每一个环节离不开我们技术水平的应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反欺诈领域,很多地方,像甲状腺癌一般病人在两万五,如果客户报销的时候在两万五以内,我们很快就判定,让他尽快的过,如果超过这之外我们再派人去调查等等的,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讲了。从技术角度,从理赔这个方面我们是大有可为的。最后一点还是客户服务,我们不能只卖保险,我们要提供完整的生态,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


谢谢大家。


王冠:非常感谢黄坤总的介绍。接下来有请刘伟总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建立保险科技赋能保险传统业务?科技如何力促保险行业发展和转型?因为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嘉宾都是技术背景出身,刘伟总是在传统的保险公司工作了十多年,而且是一直做保险传统业务,但是后来他又在2016年任命为人保金服的互联网保险事业部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同时在2017年就任命为爱保科技的总经理,所以他应该是非常能够从传统保险角度来解析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有请刘伟总。


刘伟:谢谢主持人,应该说科技如何来赋能保险产业,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讨论。今天会议,很多嘉宾讲到了技术对产业赋能的内容,其实我们都知道目前行业正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者说整个互联网的下半场,我们都相信主导这次变革的,一定是传统产业处于主导地位。虽然今天我想传递的几个内容:


一是关于两个视角,我想从两个视角来看待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第一个视角就是企业或者行业的视角,从企业角度来讲技术起哪些作用?我觉得有九个字可以概括,第一个促发展,第二个降成本,第三个提效率。技术怎么促发展?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我自己是财险出身,所以我从熟悉的行业来给大家分享,拿车险举例子。现在新的技术,包括前装后装等智能硬件技术,未来可能会产生一种新保险叫UBI,这种产品创新本身需要技术做支持,但对保险行业发展来讲,特别对于私家车来讲应该说面临一定的压力,他对业务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技术怎么增长怎么促发展呢?对商用车来讲就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因为传统商用车的保险,永远是保险公司承保和核保处于主动地位,我们过去几年从业务选择的角度去掉了很多高风险的业务,为什么要去掉这些业务呢?是因为我们很难控制商用车的风险。当前整个行业对商用车的管理在引入新的技术,包括一些硬件设施Adas等等辅助驾驶系统,可以用技术和数据来控制商业车的风险,来降赔,如果我们把赔付控制在一定范围,就可以增长商用车的承保,对业务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当然降成本和提效率也是一样的逻辑,不细说了。这是保险公司的视角。第二个视角从用户的视角,可以概括为三个词:第一个叫方便快捷,就是要买的方便快捷,赔的方便快捷,服务提供方便快捷,这是用户很在意的地方。第二个词叫做精准推送,今天上午很多领导都讲到这个问题,未来要思考怎样把最适合的产品推送到最适合的人员,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用户,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正在积极探索,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需要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知识图谱、搜索算法等等。我们认为未来保险业态一定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我们就是要在用户最需要的,候,精准无感的给他想要的产品。第三个关键词叫做超越预期,未来的技术变革能够让用户对保险的体验达到一个极致的状态,与过去相比带来的体验完全不一样,我们的服务要超过用户自身的预期,让他有惊喜。我想这三个词可以从用户视角来看待技术问题。


第二,我想讲四个小的趋势。从技术赋能行业来看,我觉得第一个趋势是从所谓的颠覆到赋能,这个不再细说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过去很多互联网企业一直想着该怎么去颠覆保险,后来发现保险产业里面有很多长链条的事情,很多线上线下资源要融合,包括受监管的影响。因此,大家后来大家就明白了,主导产业变革的还是在保险公司这一端,需要技术更好的融入保险环节,所以技术只能赋能,这是第一个趋势。第二个趋势,技术变革正从前端向后端的转移。过去技术创新更多是在产品设计、渠道变革、流量收割等方面。但当前我们看到技术逐渐从前端的产品设计、渠道的变革向中端的风险控制、风险识别以及后端的理赔及服务发生转移,所以这是第二个趋势。第三个趋势,创新从单点创新向全流程的转移。过去的技术创新可能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大家去小试牛刀,去做单点突破创新,现在可以看到保险技术在全流程当中发生更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爱保科技做的尝试和探索。第四个趋势,整个技术对行业影响是从过去的封闭走向连接,或者叫走向开放。过去很多保险公司也好、中介公司也好、还是技术公司也好,都想主导某个技术,但是后来发现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变化和更新的速度太快,当你依靠自身力量去完成这项技术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新的技术给你迭代掉了,所以搞技术就是和时间赛跑,这种环境下怎么取得技术和商业的同频共振,就需要大家形成一种合力,合作才能共赢,我们叫开放、连接、共赢,就是从封闭走向连接。


第三,对于技术创新,我觉得有三个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我们在讲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讲真技术不能讲假技术,想想这个技术到底能够为产业带来什么问题,技术能为创造什么价值,技术成熟没有。二是技术不能一直在实验室探索,而是要运用到生产环节。比如前面周主席讲到的智能理赔产品,通过图片识别技术快速的对车险进行定损,真正要从实验室阶段到达生产运用的环节,还是需要很多技术突破的,这不仅仅有技术本身的问题,还要有产业协同的问题,这也是爱保正在努力的方向。第三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技术要唯用户论而不能唯技术论。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技术本身,技术对用户来讲其实是无感的。对用户来讲,只有体验才是超越一切的东西,也只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才是保险行业在未来技术变革过程当中永远需要保持的那颗初心。


以上是我简单的分享,谢谢主持人。


王冠:非常感谢刘伟总,逻辑非常清晰,我们学到了很多非常有框架性的结论。保险科技的发展,其实给监管带来了很多挑战,因为科技加速了保险业务的蓬勃发展,也加速了风险的传导。我很欣喜地看到我们嘉宾里面有一位在法律经验方面非常丰富的杨帆总,他曾经是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原来的法律总监,他同时也是有30多年非常丰富的信息化建设的这么一个经验,所以由他来回答我们接下来的问题是非常合适的。保险科技时代,保险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呢?基于信息化的视角请杨帆总。


杨帆:谢谢主持人,对这个问题我想我分一个基本点与两个阶段来回答。

 

一个基本点是,不论什么金融风险管理,都有三大核心要素,第一个是能不能正确识别风险。第二个恰当的风险与效益的均衡或精算。第三个是有效的风险控制流程以及风险产品组合,实现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保险就是正确地经营管理风险,更依赖这三大要素。

 

不管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什么样的保险,什么样的金融,尤其是要注重风险控制三大要素在科技发展推动风险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


对于保险目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的风险控制,我就不想赘述了,为什么?上午延礼主席,信美杨帆,包括刘伟总,互金协的刘主任都讲了很多,讲得很好。我再讲没有太新的内容及意义,我只用一句话来概述过去和现在,保险科技在风控方面的水平和状态,到现在为止在整个金融行业里面还是相对滞后的。保险行业科技风控的水平在整个金融行业里面还是比较相对滞后的。


非常欣喜,上午很多领导、专家与企业高管,在保险风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从监管、自律与企业形成风控三个层次架构,也是过去、现在保险经营科技赋能的发展方向。但现在这种科技赋能包括科技创新赋能状态下的有效风控吗?不见得。因为仅按照现在的思路,无论你做到什么程度,就像今天中午我跟一个国内非常著名的人工智能的IT公司的老总就谈这个问题,比如人脸识别无论内控、监管与法律,都存在空白与巨大争议。他一开始对我谈的不理解,后面谈完了以后觉得很振奋,他觉得现在在做人工智能保险赋能、金融赋能方面有不少困难。我总结出大家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状态。正是这个状态驱使整个高科技赋能金融保险发展过程当中,处于一个被动局面,或者从风控的角度来说,很难说它非常有效。为什么我说很难有效?我将在第二个阶段具体说明。


风控针对高科技的发展,包括保险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是个什么状态呢?我大概一个月前,在上海保险报组织的培训班上给他们讲过两句话:未来财险在科技的推动下可能会出现寿险化趋势。未来寿险也可能出现财险化趋势,我对这两个问题暂时还不能下结论,但用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可能有助于大家对经营风险的深入理解。


刚才刘伟总讲了一个问题,车险,我记得有两家公司,一家是华为跟大众,号称要在2020年底自由将无人驾驶技术L4级推向市场。今天奔驰将联手博世集团于今年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开展L4级别的无人驾驶测试。在德国本土,奔驰已经获得斯图加特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在有安全保障司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无人驾驶路试,也说要2022年推向市场。在座各位如果做车险的,我就不解释L4是什么。但这意味着是什么呢?它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走向市场为时不远了。最高L5级,从2020开始,不管是2021年、2022年、还是2025年,哪怕十年时间2030年,又离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呢?人生刹那间就是十年,公司经营更要把握科技发展的主流。我回到保险时才30岁,现在一晃就60岁。非常快。我讲这个故事,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奖意味着我们专门经营财产险的保险人、被保险人、保险标的、保险流程、保险风控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如果到了L5级,无人驾驶汽车是不是我们每个人还要买家轿,是不是每个单位都还要买汽车?未来汽车的所有者应该是谁?可能是保险公司,也有可能是银行,也有可能是租车公司,甚至就是汽车制造厂。但肯定不是现在这么普遍性拥有的状态。问题是占我们市场保费利润的60-70%的家轿,占保险规模70%的营运车辆保费。未来经营的目标及风险将如何改变?我们保险人不得不未雨绸缪。未来的保险标的当然还是车,但保险标的是车,是否有可能细分、分层。刚才刘伟总讲其公司做得非常好,爱保科技已经进入Adas。问题是未来的风控、保险公司与科技待敌如何有机融合解决成本与效益问题。很多科技公司都想跟我们保险公司合作。都想保险公司帮我代卖这个产品、那个产品。但所有人应该明白要遵守市场营销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要我帮你代卖产品,那么你带给我的利益必须大于我带给你的利益。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最基本的原理。这也是互联网保险没有谁真正做起来的根源之一。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正在积极推动一个“汽车安全出行方案”。方案期望把全球最好、最先进的智能辅助刹车系统、汽车过载控制系统、汽车防滑装置,汽车节能减排产品等所有所有有关汽车安全出行的产品,组合成为一个“安全出行保障方案”,以此方案再叠加我们保险保障、金融保障产品,组成一个全方位安全出行保障保障方案,这才是真正的科技赋能,最好的现代出行安全风控方式,一定是未来保险发展与风险保障必然发展的方向。这个例子说明,到无人驾驶时代,所有的人不再买车了,风险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个时候车险对驾驶员而言是不是就可能变成了更加昂贵的人身险,或者说更侧重于人身险,因为人的价值越来越高;对寿险来说,讲另一个例子说明寿险可能产险化。现在寿险分生死两大品种。但是随着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发展,曹德旺的美国工厂只有几十个工人,管理着几千个机器人。这个时候没什么工人了,对这些高科技的工人,我们的寿险设计不可能像现在的寿险一样。更多是针对这些机器人来设计保险,是不是寿险产险化现象也会形成。如今利用高科技对寿险公司的保险标的,被保险人,特别是保险精算都有巨大改变。现在有很多领导,包括保险业的人员探讨精算是仍然都在说保险大数据与精算法则的改变。对保险精算法则讲的头头是道,但对我们的精算原则真正改变的是什么具体内容,却没有深入。过去精算法则基于死亡率、赔付率的大数据。但现在我们可能完全不是这样做了,你到京东去,看看他们基于行为数据设计赔付,互联网金融公司基于人与人的关系,精算坏账率。用人与人的关系来驱动金融风控,所以科技对风控将方式巨大改变。


谢谢!我说完了。


王冠:太感谢杨帆总的介绍,因为他所有的分享和思考是基于他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社会趋势的观察合理解所总结出来的,所以全是干货,非常不忍心打断您,但是我们时间确实有限。接下来我们可能有请戴龙光总——财富引擎的科技副总裁,同时他也是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来谈一下强监管下转型创新与合规发展如何并举。

戴龙光: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具体落地,我今天只谈一下资产负债管理这个领域。我想从现状、挑战、监管要求和科技赋能四个角度讲为啥要做资产负债管理的价值。


第一,现状,两张皮。对于行业大多数公司来讲,资产端和负债端基本上都是分开的,也没有联动。首先,第一个表现形式是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职能简单,沟通较少,风险偏好、产品营销策略不能及时传导到投资端。第二是负债管理模式上以外资寿险,部分财险为代表,负债增长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盈利因素。还有一种投资集中在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等高风险上。


第二,挑战。第一个是保险产品开发定价都与资金应用相脱离,矛盾比较突出。第二是资产负债的错配,带来期限结构错配,利差损失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基于监管上包括再生办法的规定,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基线结构与匹配的管理,成本收益风险的匹配管理,现金流的匹配管理,这三个匹配,我们认为是可以通过科技进行赋能的,赋能具体的场景,我们开发了以下的系统,包括市场情景的模拟、监管的报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战略支持配置、产品优选系统。对于保险公司整体经营决策的过程,同时要考虑投资收益、偿负能力、流动性、股东利益、公司价值等多方面的目标,基于这个多目标是需要做多目标的优化,优化的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比如,基于决策的优化,同时产生上万条资产端、负债端的随机情景,并将保险公司的投资清算、财务等各个部门的指标进行决策,放到路径中进行测试。第二条是有一套多路段优化的算法系统,允许企业根据不同阶段,自身经营的目标、优先级别给出不同的最优资产负债管理策略,这块我们在太平人寿和过寿财险做了寿险和财险端的案例,这个案例对于我们来讲,我觉得是可以借鉴到其他的保险公司。谢谢!


王冠:非常感谢戴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问题回答完。本来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是数字化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其实刚才各位所有领导的发言都回答了这个问题,非常感谢各位的发言,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